- 提示:详情请下载说明书。
- 介绍:
核酸外切酶 III来源于E.coli,具有3´-5´外切酶活性,它作用于双链 DNA,从 3´ OH 末端方向逐步切去单核苷酸;每次酶与底物结合催化,只有几个核苷酸被除掉,从而在 DNA 分子群内产生渐进缺失。该酶的最佳底物为平末端、5´突出末端双链DNA分子,但也可作用于双链DNA的缺刻处,从3´降解DNA分子,释放5´单核苷酸。对于3´突出末端,尤其是多于4nt的几乎完全不切割, 亦不能切割硫代磷酰脂键。核酸外切酶 III的活性部分依赖螺旋结构,并根据序列的不同而有差异(C>A=T>G)。另外,核酸外切酶 III还具有脱嘌呤/嘧啶-核酸内切酶活性、RnaseH活性和3´磷酸酶活性。
应用
- 非定向巢式缺失
- 定点突变
- 链特异性探针的制备
- 制备用于双脱氧测序的单链底模板
单位定义
50 μl 反应体系中,37℃ 条件下,30 分钟 催化E.coli DNA 产生 1 nmol 酸可溶性产物所需要的 量定义为一个活性单位。 10X Exonuclease III Buffer
10 mM Bis-Tris(pH 7.0),10 mM MgCl2,1 mM DTT。 酶储存液
50 mM Tris-HCl (pH 8.0), 50 mM KCl, 1 mM DTT, 50% Glycerol. 热失活
70°C 20min。 储存
置于-20°C,可保存3年。
- 储存条件: -20°C
- 用途: 本品仅供科研,不得用于其它用途。
- 注意:部分产品我司仅能提供部分信息,我司不保证所提供信息的权威性,仅供客户参考交流研究之用。
输入产品批号:
本计算器可帮助您计算出特定溶液中溶质的质量、溶液浓度和体积之间的关系,公式为:
质量 (mg) = 浓度 (mM) x 体积 (mL) x 分子摩尔量 (g/mol)